一、对于组织
1、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使组织得以对需求的增加、变化或消除施加更多影响。
2、尽早提供持续客户反馈,改进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也为企业所有者提供支持。
3、尽早获得可测投资回报。
4、提高项目进度的可见性和影响力,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
5、采用递增式交付,取代项目结束时的一次性交付模式,减少了产品与流程浪费。
二、对于个人
1、获得证书可证实从业者在敏捷原则、实践、工具和技能等方面拥有的知识和技能。
2、该证书覆盖多种敏捷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将从业者限定于一种敏捷策略。
3、增加项目管理专业能力。
4、为从业者提供比现有的仅基于培训或考试的入门级认证更可靠的证书。
1、教育背景:中等学历(高中文凭,大专学历,全球同等学历及以上)。
2、普通项目经验:需在申请之日起前五年里在项目团队工作2000小时(12个月)。PMP®或PgMP®持证人士默认满足该要求。
3、敏捷项目经验:需在申请之日起前三年里在项目团队运用敏捷方法工作1500小时(8个月),这些工作时长是在普通项目经验要求的2000小时以外的。
4、敏捷实践培训:必须在敏捷实践中获得21小时的培训课时。
序号 | 主题 | 教学内容 |
第一部分 | 为什么需要敏捷 | 敏捷的应用背景、瀑布模式的弊端、敏捷能解决什么问题、瀑布与敏捷的适用场景。 |
第二部分 | 敏捷价值观与十二原则 | 敏捷宣言、敏捷思维模式、敏捷十二原则。 |
第三部分 | 生命周期选择 | 预测型生命周期、迭代型生命周期、增量型生命周期、敏捷生命周期、敏捷适用性筛选器、混合生命周期、影响裁剪的因素。 |
第四部分 | 创建敏捷环境 | 仆人式领导、敏捷团队、敏捷角色、通才型专家、团队结构、专职小组成员、团队工作场所、克服组织孤岛。 |
第五部分 | 敏捷交付 | 项目章程和团队章程、常见敏捷实践(回顾、代办事项列表(产品待办事项列表、迭代代办事项列表)、每日站会、展示/评审、规划、估算、迭代和增量)、敏捷项目挑战、敏捷项目衡量指标。 |
第六部分 | 敏捷项目管理框架 | 展望阶段、探索阶段、适应阶段、调整阶段、收尾阶段。 |
第七部分 | 项目敏捷性 | 组织变革管理、组织文化、采购与合同、商业实践、多团队协作与依赖关系、敏捷和PMO、组织结构、组织演变。 |
第八部分 | 敏捷常见流派 | Scrum、极限编程、看板、水晶方法、Scrumban、功能驱动开发、动态系统开发方法、敏捷统一过程、扩展框架、大规模敏捷框架、大规模敏捷开发、企业Scrum、规范敏捷。 |
第九部分 | 敏捷术语表 | 关于敏捷核心术语的解析。 |
PMI®, 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gMP®, PMI-ACP® and PMBOK® are registered mark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